1、“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立德树人”,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2、“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3、“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产出导向理念(成果导向)一OBE。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用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4、“以本为本”
“以本为本”是指大学应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的大学之道时代内涵。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召开,全面部署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5、“三个不合格”
是指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6、“四个回归”
“四个回归”是指教育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要求。推进“四个回归”,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是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高校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二是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高校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高校教师要做到“德高”“学高”“艺高”,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三是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7、“八个首先”
是指高校领导的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的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8、“五唯”
“五唯”是指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
“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不科学的评价导向。
9、“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教育系统逐步形成“五育”并举提法,将其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
10、“四有”好老师
“四有”好老师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出自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